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腿骨折如何恢复

2025.07.23 08:36

腿骨折后需及时就医固定患肢、保持适当休息避免二次损伤、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确保恢复进度。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固定患肢: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通过石膏、夹板或手术内固定等方式稳定骨折部位。固定可防止断端移位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同时减轻疼痛和肿胀。医生会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方式,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固定状态,避免过早拆除或松动。

2.保持适当休息避免二次损伤:固定后需减少患肢负重和剧烈运动,初期以卧床或拄拐辅助为主。过度活动可能导致固定失效或延迟愈合,但完全静止也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平衡休息与轻微活动是关键,如未受伤部位可适度锻炼以维持血液循环。

3.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饮食应富含钙、磷、蛋白质及维生素D,如牛奶、鱼类、豆制品和绿叶蔬菜。这些营养素是骨骼修复的基础,同时需避免高盐、辛辣食物影响代谢。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但不可过量以免加重肝肾负担。

4.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需在专业指导下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初期以被动拉伸、低强度按摩为主,后期增加抗阻训练和负重练习。训练强度需根据恢复情况调整,疼痛或肿胀加剧时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5.定期复查确保恢复进度:骨折愈合周期因人而异,需通过X光等检查确认骨骼对位和生长情况。复查能及时发现愈合延迟、感染或错位等问题,医生可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中断复查,避免潜在并发症。

恢复期间需注意心理调节,长期制动可能引发焦虑或抑郁情绪,可通过与家人沟通或培养静息爱好缓解。避免吸烟饮酒,尼古丁和酒精会抑制骨骼生长。观察患肢肤色、温度及感觉变化,异常情况如发紫、麻木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