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包炎的护理有哪些

2025.03.07 20:05

心包炎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疼痛症状、限制体力活动、预防并发症、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包炎患者需要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特别是心率过快或过慢、血压下降等可能提示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处理。监测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精神状态等,综合判断病情变化。

2.控制疼痛症状:心包炎常伴有胸痛,需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镇痛治疗。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疼痛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同时可采取半卧位、深呼吸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限制体力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应制定个体化运动计划,循序渐进,防止复发。注意观察活动后有无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4.预防并发症:重点预防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包积液情况。注意观察有无颈静脉怒张、奇脉等体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

5.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心包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需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指导正确用药、饮食及生活方式。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包炎的护理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为心包炎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