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细菌性肠炎由什么引起的

2025.02.16 09:19

细菌性肠炎主要由细菌感染、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交叉感染、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细菌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侵入肠道后大量繁殖,释放毒素,破坏肠道黏膜,引发炎症。这些细菌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进入人体。预防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食物要充分煮熟,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

2.饮食不洁: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饮用不洁水源是常见病因。例如在卫生条件差的路边摊进食,食物可能沾染各种病菌。应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蔬菜、水果要洗净,避免生食海鲜等易带菌食物。

3.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身体抵御细菌的能力减弱。如过度劳累、长期患病、营养不良等情况会使免疫力下降,肠道容易被细菌侵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

4.交叉感染:在医院、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如患者之间共用物品等。在这些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个人用品专人专用,勤洗手等。

5.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引发肠炎。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可适当补充益生菌来维持肠道菌群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同时,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厨房、餐具等进行消毒,有助于预防细菌性肠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