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出血性脑梗死做什么检查

2025.08.11 14:18

出血性脑梗死需进行头颅CT平扫、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血液凝血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头颅CT平扫:出血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快速明确脑内出血范围及梗死区域,区分新鲜出血与陈旧性病变,评估脑水肿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急性期出血表现为高密度影,梗死区域呈低密度改变,两者并存时可确诊。

2.磁共振成像:对早期梗死灶敏感,尤其弥散加权成像能发现超急性期病变。磁共振梯度回波序列可清晰显示微量出血,明确出血范围与梗死灶的关系,辅助判断病情进展。

3.脑血管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观察脑血管形态,明确责任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排除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继发出血因素,为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提供指导。

4.血液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药物过量,指导调整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降低再出血风险。

5.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观察是否为血性或黄变,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感染,辅助鉴别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出血性脑梗死病情复杂,需结合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波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警惕病情恶化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