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前综合征是什么

2025.04.16 11:03

月经前综合征简称PMS。是指女性在月经来临前一周左右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月经开始后逐渐消失,但在月经周期中反复出现,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情绪状态产生显著影响。月经前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女性症状轻微,而有些女性则可能感到明显不适。

月经前综合征的症状多种多样,涉及身体和情绪两个方面。生理症状包括乳房胀痛、腹部胀气、头痛、疲劳、食欲改变、体重增加以及肌肉或关节疼痛等。情绪症状则表现为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的发生与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神经递质如血清素的变化也可能在月经前综合征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导致症状的主要原因。

对于月经前综合征的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类型。轻度症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缓解,例如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减少咖啡因和盐分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B6和镁的食物等。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女性,建议咨询医生,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抗抑郁药或利尿剂等。心理支持和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练习,也有助于缓解情绪症状。月经前综合征的症状可能与某些其他疾病相似,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抑郁症,因此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通过综合管理,大多数女性可以有效减轻月经前综合征带来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