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过程有哪些

2025.04.11 09:14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过程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疱疹期、溃疡期和恢复期,具体分析如下:

1.潜伏期: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通常为3至6天,病毒在体内繁殖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此阶段患儿可能无明显不适,但病毒已在咽部黏膜下复制,为后续症状的出现做准备。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毒力及患儿免疫力有关,免疫力较低的患儿潜伏期可能较短。

2.前驱期:前驱期持续1至2天,患儿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此阶段病毒已开始侵袭咽部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轻微咽痛或不适,但尚未形成明显的疱疹。前驱期的症状常被误认为普通感冒,需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鉴别。

3.疱疹期:疱疹期持续2至3天,患儿咽部出现多个小疱疹,伴有明显咽痛和吞咽困难。疱疹多分布于软腭、扁桃体及咽后壁,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此阶段病毒在咽部黏膜大量复制,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加剧。疱疹期的症状最为明显,患儿常因咽痛而拒食或哭闹。

4.溃疡期:溃疡期持续3至5天,疱疹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咽痛进一步加重。溃疡表面覆盖灰白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此阶段病毒复制逐渐减少,但局部炎症反应仍较明显。溃疡期的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仍需注意继发感染的风险,尤其是细菌感染。

5.恢复期:恢复期持续5至7天,溃疡逐渐愈合,咽痛和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此阶段病毒已被清除,局部炎症反应消退,黏膜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期的患儿食欲和体力逐渐恢复,但仍需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以促进完全康复。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退热、补液和局部镇痛。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感染者。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有助于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