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为什么皮肤发紫

2025.07.23 08:37

骨折后皮肤发紫是由于皮下出血淤积、局部血管损伤、炎症反应导致充血、组织液渗出增加、血液循环受阻。具体分析如下:

1.皮下出血淤积:骨折时周围软组织血管破裂,血液渗入皮下形成淤血。血红蛋白分解产生含铁血黄素,导致皮肤呈现紫红色或青紫色,通常伴随肿胀和压痛,随着时间推移颜色逐渐变淡。

2.局部血管损伤:骨折端移位或外力作用可能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血液从破损处外渗至周围组织。血管通透性增加加剧出血,尤其在皮肤较薄或脂肪较少的部位更明显。

3.炎症反应导致充血:骨折后机体启动修复机制,释放组胺等物质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引发充血。淤血与炎症介质共同作用使皮肤颜色加深,可能伴有发热感。

4.组织液渗出增加:骨折创伤刺激周围组织,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液体潴留压迫微小血管,影响血液回流,加重紫绀表现。

5.血液循环受阻:骨折后肿胀或固定不当可能压迫静脉,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局部缺氧使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呈现暗紫色,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张力性水疱或坏死。

骨折后需避免随意移动患肢,防止二次损伤。早期冷敷减少出血,后期热敷促进吸收。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若持续发紫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保持固定装置松紧适宜,定期检查末梢循环。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以辅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