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绞窄性肠梗阻

2024.11.07 15:03

绞窄性肠梗阻是指因肠系膜血管发生狭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导致肠管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出现肠管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肠梗阻类型。

绞窄性肠梗阻病情通常较为危急和严重。当肠系膜血管出现问题时,肠管的正常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这不仅会引起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如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而且会进一步导致肠壁的瘀血、水肿、渗出甚至坏死。患者的腹痛往往更为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可伴有腹部局部的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腹膜炎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白细胞升高等,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在临床上,对于高度怀疑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准确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等。一旦确诊,通常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干预,以解除梗阻、恢复肠管血供并切除已经发生坏死的肠段。术后还需进行密切的监测和精心的护理,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处理绞窄性肠梗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于肠梗阻患者,尤其是出现一些提示绞窄的特殊表现时,必须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