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动脉硬化有什么危害

2025.03.24 17:51

心动脉硬化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具体分析如下:

1.心肌缺血:心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长期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脏泵血能力。心肌缺血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2.心绞痛:心动脉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时引发胸痛。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下颌。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后者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心肌梗死:心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脏急症,可引发剧烈胸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及时救治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心脏功能永久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4.心力衰竭:心动脉硬化长期发展,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活动能力明显受限,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心力衰竭是心动脉硬化的严重并发症,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

5.心律失常:心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引发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包括室性早搏、房颤、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晕厥、休克等症状。心律失常还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引发脑卒中等并发症。

心动脉硬化是一个渐进性过程,早期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可延缓病情进展。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动脉硬化,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