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了急性肠炎怎么办

2024.08.23 07:21

得了急性肠炎,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保持水分、充分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急性肠炎可能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原因引起,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医生进行诊断,给予相应的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自行乱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2.调整饮食:在急性肠炎期间,应采取易消化、低脂肪、低纤维的饮食。可以吃些稀饭、面条、白开水、熟透的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加重病情。

3.保持水分:急性肠炎会导致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因此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淡盐水、米汤等,以防脱水。若腹泻严重,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体内电解质。

4.充分休息:在急性肠炎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需要充分休息,以利于病情恢复。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5.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在急性肠炎期间,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以免加重肠道刺激,影响病情恢复。

在急性肠炎的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嘱,注意饮食调整,保持水分平衡,充分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在病情好转后,也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情复发。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减少肠道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