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检查是黄疸肝炎,怎么办

2025.10.09 17:11

黄疸肝炎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黄疸肝炎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等引起,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确诊后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抗病毒治疗、戒酒或停用肝毒性药物,同时配合保肝降黄治疗。

黄疸肝炎的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和肝功能情况制定方案。病毒性肝炎患者需接受抗病毒药物,如乙肝患者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酒精性肝炎必须严格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药物性肝损伤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等解毒剂。所有类型黄疸肝炎都应卧床休息,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静脉滴注甘草酸制剂等保肝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或人工肝支持治疗。定期监测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黄疸肝炎患者需严格禁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饮食宜清淡,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胆红素排泄。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和大便性状变化,若出现陶土样便或浓茶色尿需警惕胆道梗阻。恢复期仍需定期复查肝功能,防止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接触性传播病毒性肝炎患者需做好家庭隔离,餐具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