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什么药物会引起血尿

2025.11.03 22:12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血尿,如抗凝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环磷酰胺、青霉素类抗生素、中药马兜铃酸。具体分析如下:

1.抗凝药物: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机制预防血栓形成,但过量使用或个体敏感可能引发泌尿系统出血。常见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其作用机制是干扰凝血因子合成或活性,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或黏膜出血。血尿通常表现为尿液呈淡红色或暗红色,伴有凝血时间延长。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

2.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肾脏,导致间质性肾炎或肾乳头坏死,进而出现血尿。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脏血流,引发局部缺血和炎症反应。常见药物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血尿可能伴随腰痛或排尿困难,停药后症状多可缓解。

3.环磷酰胺: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可直接刺激膀胱黏膜,引发出血性膀胱炎。血尿常表现为突发性鲜红色尿液,伴有尿频、尿急。用药期间需充分水化,必要时使用保护剂如美司钠中和毒性代谢物。

4.青霉素类抗生素:部分人群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可能诱发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与肾脏组织结合引发免疫反应。常见药物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及时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可改善症状。

5.中药马兜铃酸: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可能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间质纤维化,导致不可逆血尿。马兜铃酸代谢产物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长期积累引发慢性肾损伤。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伴随肾功能逐渐恶化。

用药前需评估个体健康状况,避免已知过敏或高风险药物。出现血尿应立即就医,明确原因后调整治疗方案。定期检查尿液及肾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药物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