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解大便出血疼怎么办

2024.12.28 22:29

解大便出血疼可能是肛裂、痔疮、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原因导致的,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调整饮食、坐浴、用药、手术等治疗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肛裂: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患者会在排便时出现疼痛和出血,疼痛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在治疗方面,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可进行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括约肌痉挛。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胶浆等局部镇痛药物。对于经久不愈、症状严重的肛裂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肛裂切除术等。

2.痔疮:痔疮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但当内痔脱出发生嵌顿、感染、坏死时会伴有疼痛。外痔通常表现为疼痛、肿块,有时可见出血。对于症状较轻的痔疮,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肛门清洁等。也可使用痔疮膏或栓剂,如马应龙痔疮膏等。如果痔疮严重,经常脱出、出血量大或疼痛剧烈,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当息肉表面黏膜破损时可出现大便出血,有时息肉较大可因排便刺激而引起疼痛。较小的息肉可能没有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对于直肠息肉,一般需要在内镜下进行切除,如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切除后需要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如果息肉为恶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如直肠癌根治术等。

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常有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在治疗上,轻、中度患者可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等控制炎症。对于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甚至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饮食上给予易消化、少纤维、富含营养的食物。

5.直肠癌:直肠癌患者也会出现大便出血、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等。早期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如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等情况,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晚期直肠癌如果无法手术切除,可采用姑息性治疗,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出现解大便出血疼的情况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结肠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