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预防冬季感冒小常识有哪些

2025.04.01 08:50

预防冬季感冒需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强免疫力、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1.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人体容易受寒,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冒风险。外出时应穿戴保暖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这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室内也要保持适宜温度,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适当使用暖气和热水袋,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反而影响健康。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感冒风险。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加湿器也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病毒传播。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尤其是人多的地方,如办公室、教室等,更要注意通风换气。

3.增强免疫力:免疫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冬季应注重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抵抗力。适当补充中药调理,如黄芪、枸杞等,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勤洗手:手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冬季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或咳嗽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确保彻底清洁。在没有洗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5.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感冒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感冒患者会增加感染风险。冬季应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对方打喷嚏或咳嗽时。在公共场所,如公交车、地铁等,应佩戴口罩,减少病毒吸入。如果家中有人感冒,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定期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

冬季感冒的预防不仅需要个人注意,还需要家庭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冒的发生率,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