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小儿便血应该怎么治疗

2025.02.06 18:15

小儿便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病因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如果小儿便血是由于便秘、肛裂等原因引起的,调整饮食结构非常重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使大便松软易于排出,减少对肛门的损伤。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大便干结。对于较小的婴儿,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可以适当调整奶粉的冲调比例,避免奶粉过稠。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病因使用相应药物。如果是肠道感染引起的便血,可使用抗感染药物,如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若是因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可补充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像双歧杆菌等,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减轻便血症状。对于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便血,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K等凝血相关的药物。

3.局部护理:当小儿便血伴有肛周疾病时,局部护理很关键。如果是肛裂,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保持清洁干燥,可涂抹凡士林等油剂保护肛周皮肤,促进肛裂愈合。如果是肛周湿疹引起的皮肤破损导致便血,清洗后可涂抹湿疹膏,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避免搔抓加重症状。同时,要给小儿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肛周皮肤的摩擦。

4.病因治疗:明确便血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根本。如果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肠道引起的便血,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过敏反应,减轻肠道血管炎症,从而减少便血。如果是肠套叠引起的,早期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等非手术方法治疗,解除肠道的梗阻和套叠情况,便血症状也会随之改善。如果是肠道息肉导致的便血,可能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息肉摘除术。

5.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肠道疾病,如肠道畸形、肠道肿瘤等引起的便血,可能需要手术干预。肠道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恢复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肠道肿瘤则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因素制定手术方案,切除肿瘤组织,以达到止血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便血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出血量等情况。如果出血量较多、小儿精神萎靡或伴有腹痛、呕吐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不要自行给小儿使用止血药或其他未经医生许可的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