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伤寒是什么样的病

2025.08.18 16:37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头痛、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肠道出血或穿孔,危及生命。

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三周,感染后,体内的细菌会逐渐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感到乏力,随后体温逐渐升高,常常会出现持续的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随高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疼痛、咳嗽等全身不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腹部不适感加重,可能伴随腹泻或便秘。部分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皮疹,通常为玫瑰疹,分布在胸部和腹部。由于伤寒沙门氏菌会侵入肠道,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肠道出血或穿孔,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在预防伤寒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饮用干净的水源,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尤其是在流行地区或疫情期间,更应注意饮食安全。接种伤寒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对于前往高风险地区的旅行者。若出现伤寒的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及时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伤寒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重视卫生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