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有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2025.03.05 16:30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的良性增生性病变,通常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对于胆囊息肉的处理,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以及患者的症状来决定。一般来说,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随访观察,而直径大于1厘米或伴有症状的息肉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的处理策略主要基于其潜在恶变的风险。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恶变风险较低,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腺瘤性息肉或直径较大的息肉可能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尤其是当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时,建议考虑胆囊切除术。如果患者出现胆囊炎、胆绞痛或其他相关症状,即使息肉较小,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定期超声检查是监测胆囊息肉变化的重要手段,通常建议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以便及时发现息肉的变化。

在处理胆囊息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减少胆囊负担。其次,定期复查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或伴有症状的患者,及时监测息肉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或采用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果医生建议手术,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定。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且相对安全的手术,但术后仍需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其他胆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