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骨关节炎的危害有哪些

2024.11.25 13:09

骨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关节疼痛。炎症会刺激关节内的神经末梢,在活动时,如行走、上下楼梯等,关节承受压力增大,疼痛会加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初期可能是轻微的隐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变得更加剧烈和持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2.活动受限:由于关节疼痛以及关节结构的改变,患者的活动范围会逐渐缩小。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膝关节,这使得一些简单的动作,像蹲下系鞋带、坐矮凳等变得困难。长期活动受限还会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受到影响,如因膝关节问题而减少行走,可能会影响下肢肌肉力量的维持。

3.关节畸形:在骨关节炎的发展过程中,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会逐渐改变关节的正常形态。以手指关节为例,可能会出现关节肿大、变形,严重时手指会呈现出弯曲畸形,不仅影响手部的外观,还会进一步加重手部功能的丧失,影响患者的抓握能力等精细动作。

4.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会使患者减少患病关节周围肌肉的使用。肌肉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运动刺激,就会逐渐萎缩。比如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由于髋关节活动不便,臀部和大腿的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肌肉纤维会变细,肌肉力量减弱。肌肉萎缩又会反过来加重关节的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

5.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身体活动量往往会减少。缺乏运动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骨关节炎引发的慢性炎症也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血脂、血糖等代谢异常,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骨关节炎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关节功能锻炼,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