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抽搐应该注意什么

2025.09.11 19:33

抽搐时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意外伤害、记录发作细节、避免强行约束肢体、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时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可能阻塞气道,需将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异物。若佩戴假牙需立即取出,避免误吞。不可在抽搐时喂水或药物,防止呛咳窒息。持续观察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出现紫绀需立即处理。呼吸道管理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2.防止意外伤害:迅速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头部下方垫软物保护。不可强行移动抽搐者,但需确保环境安全。发作时可能伴随剧烈动作,需预防坠床、碰撞等二次伤害。特别注意保护颈椎和脊柱,避免扭曲或过度伸展。环境安全干预能有效降低外伤风险。

3.记录发作细节:准确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时间,观察肢体抽动形式和顺序。注意是否伴随眼球偏斜、牙关紧闭或大小便失禁。这些信息对后续诊断有重要价值。有条件时可拍摄视频记录,但不可影响急救操作。详细的发作描述有助于判断抽搐类型和严重程度。

4.避免强行约束肢体:抽搐时肌肉强烈收缩,外力压制可能导致骨折或软组织损伤。不可试图撬开紧闭的牙关或按压抽动肢体。适当松开领口和腰带,保持体位自然。约束行为不仅无效,还可能延长发作时间。正确的做法是保护抽搐者免受环境伤害。

5.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需立即送医。反复发作、意识未恢复或合并高热等情况应紧急处理。就医时携带详细发作记录和用药史。即使短暂发作后完全恢复,也建议进行专业评估。医疗干预能有效预防潜在风险和后续并发症。

抽搐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集体围观影响空气流通。不要随意使用民间偏方或不明药物。发作结束后协助清洁口腔分泌物,保持侧卧位直至完全清醒。后续需定期随访观察,按指导调整生活习惯。专业医疗支持对长期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