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性关节炎会引起瘫痪吗

2024.10.13 00:46

骨性关节炎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瘫痪,但如果病情严重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对患者的行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瘫痪状态。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影响关节软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软骨进一步破坏,可导致关节畸形、不稳定等。当多个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同时受累且病变严重时,患者的行走、站立等活动会变得极其困难,可能只能长期卧床或依赖轮椅行动,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出现了类似瘫痪的状态。如果骨性关节炎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受压等,也可能导致肢体部分功能丧失,进一步加重行动障碍。

虽然骨性关节炎可能带来严重的行动不便,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由于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导致的瘫痪是有区别的。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尽量避免发展到严重影响行动能力的地步。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关节保护,避免过度负重和损伤,适当锻炼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这有助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骨性关节炎患者应重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管理,以减少对生活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