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熬夜会导致食欲不振吗

2024.08.09 08:42

长期熬夜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

长期熬夜对身体会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其中就包括对消化系统的干扰,进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当人体长期熬夜时,生物钟会被打乱,身体的正常节律受到破坏。这会影响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导致一些激素分泌的异常。例如,胃饥饿素的分泌可能会减少,而瘦素的分泌可能会增加,胃饥饿素能促进食欲,瘦素则会抑制食欲,这样的变化就容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同时,熬夜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这也会对消化系统的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使得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从而让人感觉不到饥饿,食欲下降。长期熬夜还会使人精神疲惫、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这些心理因素也可能进一步加重食欲不振的表现。而且,由于熬夜后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身体机能下降,整体的代谢也会变慢,也容易导致食欲缺乏。长期熬夜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激素分泌平衡,最终导致食欲不振的发生。为了保持良好的食欲和身体健康,应尽量避免长期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