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治疗精神紧张引起的失眠

2025.08.11 14:17

精神紧张引起的失眠可通过放松训练调节身心状态、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适度运动释放压力、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具体分析如下:

1.放松训练调节身心状态: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或冥想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皮质醇分泌,使大脑从紧张状态过渡到平静。睡前进行10-15分钟练习,配合舒缓音乐效果更佳。长期坚持可改善入睡困难,提升睡眠质量。

2.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即使周末也不超过1小时波动,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睡眠-觉醒节律。避免午睡过长或过晚,白天接受充足自然光照,夜间减少强光暴露,促进褪黑素正常分泌。

3.适度运动释放压力: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等可增加内啡肽分泌,缓解紧张情绪。运动时间宜安排在傍晚,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活动导致神经兴奋。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过度疲劳反而加重失眠。

4.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晚餐不宜过饱或空腹,少摄入咖啡因、酒精及高糖食物。可适量补充小米、牛奶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辅助合成血清素和褪黑素。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减少夜尿干扰。

5.心理疏导缓解焦虑:通过倾诉、写日记或专业咨询释放压力,纠正对失眠的过度担忧。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建立积极睡眠信念,减少卧床时的负面联想。短期焦虑严重时可遵医嘱配合中药调理。

治疗过程中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方案,避免过度依赖药物。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床铺仅用于睡眠。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其他躯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