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感染尼帕病毒会抽搐吗

2025.08.18 16:37

感染尼帕病毒可能会导致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尼帕病毒是一种严重的病毒,主要通过感染果蝠传播给人类,通常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脑炎,导致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尼帕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5到14天,部分病例可长达45天。感染后,病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部炎症,进而引发抽搐等神经症状。抽搐的发生通常与脑部的炎症反应有关,可能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发作。除了抽搐,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行为改变、肌肉无力等。由于尼帕病毒感染的致死率较高,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在面对尼帕病毒感染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避免与可能感染的动物或人群接触,尤其是在疫情流行区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等,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治疗。对于已确诊的病例,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监护和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了解尼帕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有助于提高警惕,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