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穿刺需要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7

腰椎穿刺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前评估凝血功能及颅内压、保持正确体位与定位、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术后平卧并观察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腰椎穿刺适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出血,但颅内压显著增高、局部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止操作。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占位性病变,避免脑疝风险。操作前确认无严重脊柱畸形,确保穿刺路径安全。

2.术前评估凝血功能及颅内压: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导致穿刺后出血,需提前纠正。怀疑颅内高压时先进行眼底检查或影像评估,必要时使用脱水剂降低压力。操作中缓慢释放脑脊液,避免压力骤降引发脑组织移位。

3.保持正确体位与定位:患者侧卧屈膝,脊柱与床面垂直,髂嵴连线对应L4-L5间隙为常用穿刺点。体表标志不清时可借助超声辅助定位。穿刺针斜面平行于脊柱长轴,减少韧带损伤,进针角度与皮肤垂直。

4.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穿刺区域消毒范围需超过15cm,铺巾避免污染。使用一次性无菌器械,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避免反复穿刺降低感染风险,脑脊液采集后立即送检,防止标本污染影响结果。

5.术后平卧并观察并发症:穿刺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上,减少低颅压性头痛发生率。监测穿刺点出血、下肢感觉异常或排尿困难,警惕神经损伤或硬膜外血肿。出现持续头痛可补液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缓解。

操作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过程及可能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呼吸失常或意识改变立即停止操作。脑脊液流出不畅时避免强行抽吸,调整针尖位置或重新穿刺。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嘱患者多饮水促进脑脊液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