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如何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对肾的损害

2025.03.07 20:05

原发性高血压对肾的损害可通过监测尿蛋白、观察血肌酐水平、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检查肾脏影像学表现以及关注高血压病程和严重程度进行鉴别,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尿蛋白:尿蛋白是肾脏损害的早期标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通过定期尿常规检查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及时发现肾脏病变。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压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其出现早于血肌酐升高,有助于早期干预。

2.观察血肌酐水平: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血肌酐持续升高,提示肾功能减退。血肌酐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其升高表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定期监测血肌酐有助于评估肾脏损害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3.评估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核心指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提示肾脏功能受损。通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可准确评估肾脏功能状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表现,其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4.检查肾脏影像学表现:肾脏影像学检查可直观显示肾脏结构和形态变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出现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或肾实质回声增强,提示肾脏损害。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肾脏结构异常,为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5.关注高血压病程和严重程度:高血压病程越长、血压控制越差,肾脏损害风险越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长期血压未达标,肾脏损害程度往往更严重。通过评估高血压病程和血压控制情况,可预测肾脏损害风险,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原发性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渐进过程,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肾脏损害。同时,积极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减少肾脏损害风险。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延缓肾脏病变进展,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