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减肥为什么会得胆结石

2024.12.31 08:17

减肥时得胆结石可能与快速减肥、饮食结构不合理、胆汁成分改变、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快速减肥:快速减肥时,体内脂肪在短时间内大量分解,肝脏分泌的胆汁中胆固醇含量相对增加,胆汁变得黏稠,容易析出结晶形成胆结石。在减肥过程中,若采用过度节食或极端的减肥方式,如短时间内大量减少热量摄入,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脂肪代谢加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减肥应循序渐进,每周减重不宜超过1-2斤。

2.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果减肥期间食物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会影响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膳食纤维可与胆汁酸结合,促进其排出体外,若摄入不足,胆汁酸重吸收增加,胆固醇相对过饱和,易形成结石。同时,过度限制脂肪摄入也可能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减肥时应保证饮食均衡,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脂肪摄入也应适量。

3.胆汁成分改变:减肥期间,身体代谢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胆汁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例如,某些减肥药物可能干扰胆汁酸的代谢,使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调。当胆固醇浓度过高时,就容易析出形成结石。在减肥过程中,如需使用药物辅助,应谨慎选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胆囊收缩功能减弱:减肥期间运动量不足或不规律饮食,可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囊收缩有助于将胆汁排入肠道,如果收缩功能不良,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胆汁浓缩,胆固醇等成分就容易沉淀形成结石。应保持适量运动,如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并且规律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

5.肠道功能紊乱:减肥过程中,饮食的改变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肠道对胆汁酸的代谢和重吸收。肠道功能紊乱还可能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汁在胆囊内淤积,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要维持肠道健康,可适当补充益生菌,避免滥用抗生素。

在减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因减肥方式不当而引发胆结石等健康问题。减肥应以健康为前提,采用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