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导致什么下降

2025.07.23 08:37

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下降、骨骼强度减弱、骨折风险增加、身高缩短、关节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使骨骼内部结构变得稀疏,矿物质流失严重。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选择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

2.骨骼强度减弱: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易导致变形或损伤。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增强骨骼承重能力,避免长期卧床。

3.骨折风险增加:常见于髋部、脊柱和腕部,恢复难度大。避免跌倒风险,居家环境保持光线充足,减少障碍物,使用防滑垫。

4.身高缩短: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弯曲,身形变矮。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穿戴护具支撑腰部,避免提重物。

5.关节疼痛:骨骼支撑力不足引发关节磨损或炎症。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适度热敷缓解疼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骨质疏松的影响不仅限于骨骼本身,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早期干预和综合管理是关键,需结合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调整,必要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药物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