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子宫肌腺症什么意思

2025.04.29 08:07

子宫肌腺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到子宫肌层中,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变硬,并伴随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该病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于30-50岁的育龄女性,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宫腔操作等因素有关。

子宫肌腺症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随着病情发展,子宫体积可能逐渐增大,质地变硬,形成所谓的子宫腺肌症子宫。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交痛或不孕。诊断通常结合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磁共振成像MRI,必要时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制定,包括药物缓解疼痛、激素疗法抑制病灶发展,或手术切除病灶甚至子宫。

子宫肌腺症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加重症状。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富含铁的食物以预防贫血。痛经严重时可尝试热敷或遵医嘱服用止痛药,但避免长期依赖非甾体抗炎药。有生育计划者应尽早就医评估,必要时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若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突然加剧,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并发症。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对内分泌的影响,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