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什么是念珠菌性间擦皮炎

2024.12.02 15:59

念珠菌性间擦皮炎是一种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好发于皮肤褶皱部位。

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在正常人体皮肤表面也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念珠菌,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引发疾病。间擦部位,如腋窝、腹股沟、乳房下、臀沟等,由于皮肤相互摩擦、局部温热、潮湿多汗等因素,为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患者通常会在这些部位出现边界比较清晰的皮疹,表现为红斑、糜烂,周围可能有卫星状分布的丘疹、脓疱等。常常伴有瘙痒,严重时瘙痒剧烈,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从发病机制来看,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会侵犯皮肤的角质层,引发局部的免疫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更容易感染念珠菌性间擦皮炎,例如肥胖者皮肤褶皱处容易积存汗液和皮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皮肤含糖量高利于念珠菌滋生,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也容易发生这种感染。在诊断方面,除了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外,有时还需要进行真菌学检查,如直接镜检发现念珠菌菌丝和孢子,或者通过培养鉴定出念珠菌来明确诊断。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真菌药物,包括外用的唑类抗真菌药膏等,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褶皱部位的清洁、干燥,改善局部环境,以防止念珠菌的再次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