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后天性的食管狭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4.12.03 11:23

后天性的食管狭窄主要原因有食管损伤、食管炎、食管肿瘤、食管动力障碍、外部压迫。具体分析如下:

1.食管损伤:食管受到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后,黏膜及肌层受损,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组织,导致食管狭窄。例如误吞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会严重损伤食管黏膜,愈合后瘢痕收缩。对于食管损伤导致的狭窄,早期积极处理损伤源,避免进一步损害,后期可能需要根据狭窄程度采取内镜下扩张等治疗。

2.食管炎:长期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反应,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可导致食管纤维组织增生,进而造成狭窄。另外,感染性食管炎也可能引发类似情况。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需要控制胃酸分泌,改善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进食过饱等,同时针对感染性食管炎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3.食管肿瘤: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占据食管管腔空间,导致食管狭窄。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恶性肿瘤如食管癌。对于肿瘤导致的食管狭窄,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可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

4.食管动力障碍: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松弛,食物难以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内,食管内压力升高,长期可导致食管扩张继而狭窄。治疗上可采用内镜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球囊扩张或手术治疗如贲门肌层切开术等。

5.外部压迫:纵隔内的肿瘤、肿大的淋巴结等可从外部压迫食管,造成食管狭窄。例如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时,肿大的淋巴结会压迫食管。这种情况下需要明确外部压迫的来源,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对肿瘤进行放疗、化疗或手术切除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烫、过硬、刺激性食物,减少对食管的损伤风险。如果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