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孕妇漏尿怎么回事

2025.04.14 16:13

孕妇漏尿主要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膀胱、盆底肌肉松弛、激素水平变化、膀胱容量减少以及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增大压迫膀胱:随着妊娠进展,子宫逐渐增大,对膀胱产生直接压迫,导致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下降。这种压迫使得膀胱无法完全充盈,即使少量尿液也可能引发漏尿现象。尤其在孕晚期,胎儿体积增大,压迫更为明显,漏尿症状可能加重。

2.盆底肌肉松弛: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变化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为分娩做准备。这种松弛降低了盆底对膀胱和尿道的支撑力,使得尿道括约肌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排出。盆底肌肉的松弛程度与漏尿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腹压增加更容易引发漏尿。

3.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间,体内孕激素和松弛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些激素作用于盆底组织和尿道,使其变得更加松弛。激素的变化不仅影响盆底肌肉的张力,还可能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从而增加漏尿的风险。激素水平的波动在妊娠不同阶段可能对漏尿症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膀胱容量减少:随着子宫增大,膀胱的物理空间被压缩,导致膀胱容量减少。膀胱容量的减少意味着储存尿液的能力下降,需要更频繁地排尿。当膀胱无法及时排空时,尿液可能在不自主的情况下漏出。这种情况在妊娠中晚期尤为常见,尤其是在夜间或长时间站立后。

5.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妊娠期间,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可能因激素变化和盆底肌肉松弛而减弱。尿道括约肌是控制尿液排出的关键结构,其功能减弱会导致尿液在腹压增加时更容易漏出。特别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时,尿道括约肌无法有效闭合,从而引发漏尿。

孕妇漏尿是妊娠期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与妊娠相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密切相关。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但通过适当的盆底肌肉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果漏尿症状严重或持续至产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