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下腹部痛是什么原因

2025.04.14 16:13

下腹部痛的原因包括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肌肉拉伤、肠梗阻,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下腹部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会导致下腹部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感染引起的炎症刺激膀胱和尿道,导致疼痛感加剧。严重时,感染可能上行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疼痛范围扩大至腰部。及时就医并进行抗生素治疗是缓解症状的关键。

2.消化系统疾病:下腹部痛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肠炎、阑尾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阑尾炎初期疼痛多位于脐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有发热和恶心。肠易激综合征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相关。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3.妇科疾病:女性下腹部痛常与妇科疾病相关,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盆腔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有白带异常和发热。子宫内膜异位症则表现为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时,会引发剧烈腹痛,需紧急处理。妇科检查和针对性治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肌肉拉伤:下腹部痛也可能由肌肉拉伤引起,常见于剧烈运动或不当姿势后。腹肌或腰部肌肉的拉伤会导致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拉伤严重时,可能伴有肿胀和瘀斑。适当的休息、冷敷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避免过度运动和注意姿势可预防肌肉拉伤的发生。

5.肠梗阻:肠梗阻是下腹部痛的严重原因之一,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梗阻可能由肠粘连、肿瘤、肠套叠等引起,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音亢进。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坏死和腹膜炎。手术治疗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腹部痛的原因复杂多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均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下腹部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