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什么是葡萄膜病

2024.09.25 10:13

葡萄膜病是指葡萄膜的炎症、感染、肿瘤、退行性病变等一系列疾病。

葡萄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富含血管和色素,具有营养眼内组织及遮光等作用。当葡萄膜发生病变时,会对眼部的正常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病因复杂多样,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理化刺激等有关。患者会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葡萄膜肿瘤相对少见,但也会对眼部造成严重危害。葡萄膜还可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同样会损害视力。

葡萄膜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眼部检查以及全身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治疗方法则根据具体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手段。对于葡萄膜病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定期复查和眼部护理,以尽量减少疾病对视力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眼部受伤和过度用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卫生,这对于预防葡萄膜病的发生也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