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老人手抖警惕四种原因

2025.01.03 17:30

老人手抖可能由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情绪激动:

情绪过于激动时,体内的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手抖。这种手抖通常在情绪平稳后会逐渐缓解。平时应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激动。

2.过度劳累:

长时间进行手部精细活动或体力劳动,会使手部肌肉疲劳,引发手抖。充分休息、适当放松手部肌肉,比如进行按摩、热敷等,手抖症状一般会减轻。

3.特发性震颤: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手部、头部等部位不自主地抖动,在做特定动作时症状可能加重。可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改善症状。

4.帕金森病:

脑部某些神经细胞变性死亡,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引起肢体震颤,手抖是常见症状之一,还可能伴有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表现。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药物、手术等治疗。

5.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导致手抖。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老人出现手抖症状,若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