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什么是视网膜静脉阻塞

2024.09.25 10:13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是由于视网膜静脉发生阻塞,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一系列眼部症状和视网膜病变。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当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后,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视力下降,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表现。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水肿等特征性改变。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视力会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进一步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首先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血糖等。同时,根据病情可采用药物治疗来减轻视网膜水肿和炎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对于黄斑水肿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玻璃体腔内注药等治疗。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和随访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眼部保健,避免过度用眼和眼部受伤。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治疗的眼部疾病,以尽量减少对视力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