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溶血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5.11.03 18:34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乏、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因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匹配,如Rh阴性母亲怀Rh阳性胎儿,母体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溶血。孕期监测母体抗体效价,必要时进行宫内输血或提前分娩。

2.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异常,易被脾脏破坏。确诊后需补充叶酸,严重时考虑脾切除。

3.红细胞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等酶缺陷使红细胞易受氧化损伤而破裂。避免接触蚕豆、磺胺类药物等诱因,急性期需输血支持。

4.自身免疫性溶血:母体自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误攻击胎儿红细胞。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抗体水平,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5.感染因素: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直接破坏红细胞或诱发免疫反应。孕期筛查感染源,及时抗病毒治疗,新生儿感染后需对症支持。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与多种机制相关,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通过产前筛查、孕期监测及出生后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