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的祛风燥湿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祛风燥湿是中医针对风湿邪气侵袭人体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药物或疗法驱散风邪、消除湿邪,从而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这一理念源于中医对风湿病的独特认识,认为风邪与湿邪结合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各种痹症。

在中医理论中,风邪具有游走不定的特性,常表现为关节疼痛位置不固定;湿邪则重浊黏滞,易导致肢体沉重、肿胀。祛风燥湿的方剂通常包含羌活、独活、苍术等药材,既能发散风邪,又可健脾化湿。外治法如艾灸、拔罐也常被运用,通过温通经络促进湿气排出。临床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疾病,需根据具体证型配伍用药,如偏寒者加桂枝,热重者配黄柏。

使用祛风燥湿法需注意体质差异。阴虚或血虚者慎用燥烈药物,以免伤津耗血。长期服用需监测脾胃功能,部分祛风湿药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孕妇及湿热证明显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治疗期间需避风寒、忌生冷,配合适当运动以助气血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