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布鲁氏菌病有哪些原因

2025.10.09 17:1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食用未经消毒的乳制品或肉类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菌尘埃感染。

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常见于与牲畜密切接触的农牧民、兽医、屠宰场工人等职业人群。感染源主要为患病的牛、羊、猪等家畜,其乳汁、尿液、胎盘及流产胎儿均可能携带病原体。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如鲜奶、奶酪等,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吸入含菌气溶胶,也可能导致感染。布鲁氏菌在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强,尤其在潮湿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在,增加了传播风险。

预防布鲁氏菌病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工作时佩戴防护装备。食用乳制品前应确保经过彻底消毒,肉类需煮熟。出现长期发热、关节痛、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早期规范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治疗。加强牲畜检疫和疫苗接种是控制该病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