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动脉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8.11 14:18

脑动脉瘤治疗方法有开颅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流动导向装置置入术、保守观察与药物治疗、搭桥手术结合动脉瘤孤立术。具体分析如下:

1.开颅夹闭术:通过外科手术直接暴露动脉瘤,使用特制金属夹夹闭瘤颈,阻断血流进入瘤体。该方法适用于位置表浅或形态复杂的动脉瘤,尤其合并血肿需清除时。手术需充分评估脑组织耐受性,术后可能伴随脑水肿或神经功能损伤,但长期效果稳定,复发率较低。

2.血管内栓塞术:经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弹簧圈或生物材料填入瘤腔促使其血栓化。适用于深部或手术难以到达的动脉瘤,创伤小且恢复快。但需考虑瘤颈宽窄及载瘤动脉形态,部分病例可能因栓塞不全需二次干预,术后需定期影像随访。

3.流动导向装置置入术:在载瘤动脉内置入密网支架,改变血流方向使瘤内形成血栓。适用于巨大或梭形动脉瘤,可避免直接填塞的占位效应。需长期抗凝防止支架内血栓,且费用较高,但能显著降低再出血风险。

4.保守观察与药物治疗:针对未破裂且体积小的动脉瘤,定期影像监测瘤体变化,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适用于高龄或基础疾病多的患者,需严格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波动,但存在破裂进展可能,需医患充分沟通。

5.搭桥手术结合动脉瘤孤立术:在载瘤动脉远端建立旁路血流后,闭塞瘤体近远端。适用于复杂或无法直接处理的动脉瘤,如累及重要分支血管。手术难度大且耗时长,需评估脑血流代偿能力,术后可能发生缺血并发症。

治疗选择需结合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判断。影像学评估应贯穿全程,术后康复需关注神经功能恢复与并发症预防,避免过度活动或血压波动。不同方法各有优劣,医患需共同权衡风险与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