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如何诊断自己得了糖尿病

2025.03.24 17:51

诊断糖尿病可通过观察典型症状、检测空腹血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结合家族病史和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典型症状:糖尿病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劳和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出现,容易被忽视。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随其他风险因素,应高度警惕糖尿病的可能性。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2.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常空腹血糖值应低于6.1mmol/L,若空腹血糖值在6.1至7.0mmol/L之间,可能提示空腹血糖受损,而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则可能诊断为糖尿病。检测前需至少空腹8小时,以确保结果准确。

3.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评估身体对葡萄糖处理能力的有效方法。试验前需空腹,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溶液后,分别在2小时内多次测量血糖值。若2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可能诊断为糖尿病。该试验有助于发现早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4.测量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至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应低于6.5%。若糖化血红蛋白值超过6.5%,可能提示糖尿病。该指标不受短期血糖波动影响,适合用于长期血糖控制评估和糖尿病诊断。

5.结合家族病史和生活方式: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结合家族病史和生活方式评估,有助于全面判断糖尿病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和指标,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