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如何治疗中期引产

2025.10.14 15:12

中期引产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包括药物引产、机械性扩张宫颈、手术清宫、预防感染、术后调理。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引产:通过服用或注射药物促使子宫收缩,排出妊娠组织。常用药物包括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导致大出血或感染。药物引产适用于妊娠12-24周,需密切观察出血量及腹痛情况,必要时配合其他治疗。

2.机械性扩张宫颈:采用宫颈扩张棒或球囊导管软化并扩张宫颈,便于后续手术操作。此方法可减少宫颈损伤风险,适用于宫颈条件较差者,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扩张过程需缓慢进行,避免暴力导致宫颈撕裂。

3.手术清宫:通过负压吸引或钳刮术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确保完全终止妊娠。手术需在麻醉下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减少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需检查组织完整性,确认无残留。

4.预防感染:引产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尤其对于手术或存在高危因素者。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及性生活至少两周,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5.术后调理:引产后需充分休息,补充营养促进恢复。观察出血情况,异常增多或持续腹痛需就医。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必要时寻求专业疏导。

引产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自行处理或延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确保身体恢复良好,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