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什么情况下起水泡

2025.03.18 09:24

起水泡通常是由于皮肤受到摩擦、烧伤、冻伤、化学物质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水泡是皮肤表层与真皮层之间积聚液体形成的囊泡,常见于手部、脚部或其他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部位。水泡的形成是身体对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旨在隔离受损区域并促进愈合。

起水泡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摩擦性水泡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发生在长时间重复摩擦的部位,例如穿新鞋或使用工具时。高温或低温也可能导致水泡,如烫伤或冻伤。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可能引发刺激性反应,导致水泡形成。某些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或水痘,也会伴随水泡的出现。过敏反应或某些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或湿疹,也可能引发水泡。水泡内的液体通常是透明或淡黄色的浆液,但在感染情况下可能变为脓性。

处理水泡时需要注意避免进一步损伤。如果水泡较小且未破裂,可以保持清洁并避免摩擦,让其自然愈合。较大的水泡或位于易受压迫的部位,可以在消毒后用无菌针头刺破边缘排出液体,但需保留表皮以保护创面。切勿撕掉水泡的表皮,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如果水泡周围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脓液,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预防水泡的关键在于减少摩擦和刺激,例如穿合脚的鞋子、使用防护手套或涂抹润滑剂。对于化学物质或高温环境,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