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中医治疗方法

2025.09.29 12:08

子宫内膜异位中医治疗方法包括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疏肝理气、补肾调经、健脾化湿。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化瘀:通过中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等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滞,缓解疼痛和经血不畅。常用方剂如少腹逐瘀汤,适用于经期腹痛、经血暗紫有块的情况。需根据体质调整用药,避免过度活血导致气血耗伤。

2.温经散寒:采用艾叶、肉桂、干姜等温性药物驱散寒邪,改善宫寒引起的经痛和月经不调。适用于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者。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增强疗效,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3.疏肝理气:选用柴胡、香附、郁金等药物调理肝气郁结,减轻情绪波动引发的症状。适用于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者。需注意情绪调节,避免长期郁怒加重病情。

4.补肾调经:以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滋补肾精,调整月经周期。适用于腰膝酸软、经量过少或延迟者。需结合体质辨证,避免盲目进补导致湿热内生。

5.健脾化湿:使用白术、茯苓、苍术等健脾祛湿,改善痰湿阻滞导致的经血黏稠、白带增多。适用于体胖、舌苔厚腻者。需配合饮食调理,少食生冷油腻之物。

治疗期间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温补,忌生冷辛辣;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复诊调整方案;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疗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