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先天性巨结肠的危害

2025.09.18 16:35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的肠道发育畸形,主要危害在于引发顽固性便秘、肠梗阻及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病多发于新生儿期,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肠穿孔、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

先天性巨结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肠道功能障碍。由于病变肠段缺乏正常蠕动功能,粪便无法顺利排出,长期淤积可能引发腹胀、呕吐、营养不良等问题。随着病情发展,近端健康肠段因长期扩张而逐渐丧失功能,进一步加重肠梗阻风险。粪便淤积易滋生细菌,导致小肠结肠炎,表现为发热、腹泻或血便,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感染。部分患儿因长期消化吸收障碍,出现体重不增、贫血等全身症状,影响智力和体能发育。

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防治,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新生儿出现胎便排出延迟、腹胀或喂养困难时,需及时就医排查。确诊后应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术后需定期随访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调理,保证足够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便秘加重。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排便习惯及腹部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就医,防止并发症发生。通过科学管理,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可接近正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