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鸣的中药治疗方法

2025.10.20 17:58

耳鸣的中医治疗可采用滋肾填精法、疏肝解郁法、活血化瘀法、健脾益气法、清肝泻火法。具体分析如下:

1.滋肾填精法: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易致耳鸣。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含熟地黄、山茱萸等,可填补肾精。若兼阴虚火旺,可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中成药如耳聋左慈丸亦适用,需连续服用1-3个月。

2.疏肝解郁法: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引发耳鸣如蝉。柴胡疏肝散为主方,配伍香附、川芎理气活血。若肝郁化火,加栀子、丹皮清肝。针灸太冲、听宫穴辅助效果更佳,需保持情绪稳定。

3.活血化瘀法:气血瘀滞耳窍可致耳鸣如雷。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川芎、桃仁、红花活血通络。配合丹参、三七粉冲服,改善耳周微循环。瘀血较重者需连用2个月以上。

4.健脾益气法:脾虚清阳不升致耳鸣低沉。补中益气汤为主,黄芪、白术健脾升阳。若痰湿壅塞,加茯苓、半夏化痰开窍。食疗可用山药、莲子健脾,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5.清肝泻火法:肝胆火盛引发突发性耳鸣。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龙胆草、黄芩清泻肝胆实火。伴头晕目赤者加钩藤、石决明。中病即止,久服易伤脾胃。

治疗期间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长期耳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噪音暴露,配合适度按摩耳周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