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左心衰竭的护理诊断有什么

2025.03.24 17:51

左心衰竭的护理诊断包括气体交换受损、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具体分析如下:

1.气体交换受损:左心衰竭导致肺循环淤血,影响肺泡气体交换,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护理重点在于监测呼吸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同时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体液过多:左心衰竭引起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体液潴留,表现为水肿、体重增加、尿量减少等。护理措施包括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钠盐摄入,监测体重变化,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指导患者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预防水肿加重。

3.活动无耐力:左心衰竭患者因心脏功能减退,活动时易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护理重点在于评估患者活动耐力,制定个体化活动计划,鼓励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放松技巧,逐步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4.焦虑:左心衰竭患者常因病情反复、预后不确定而产生焦虑情绪。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诉求,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鼓励参与康复活动,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5.知识缺乏:左心衰竭患者及家属可能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案、自我管理等方面缺乏了解。护理重点在于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监测技能,如监测体重、血压、心率等,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提供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建议,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左心衰竭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护理过程中应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共同应对疾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