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哪些药引起药物性鼻炎

2025.10.20 17:58

长期使用减充血剂、频繁使用抗组胺药物、滥用激素类鼻喷剂、过量服用降压药物、不规范使用抗抑郁药物容易引发药物性鼻炎。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减充血剂通过收缩鼻腔血管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超过一周会导致反弹性充血,使鼻黏膜肿胀加剧。长期使用可能损伤鼻黏膜纤毛功能,造成药物依赖,最终形成药物性鼻炎。

2.频繁使用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虽能缓解过敏症状,但过度使用会抑制鼻腔正常分泌物排出,导致黏膜干燥和充血。部分抗组胺药物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能加重鼻腔黏膜萎缩,诱发药物性鼻炎。

3.滥用激素类鼻喷剂:激素类鼻喷剂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但长期高剂量使用会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变薄、易出血。不当使用可能破坏鼻腔微环境平衡,反而加重炎症反应。

4.过量服用降压药物:部分降压药物如利血平或β受体阻滞剂可能干扰鼻腔血管调节功能,引起黏膜持续性充血。这类药物还可能减少鼻腔黏液分泌,导致防御功能下降,增加药物性鼻炎风险。

5.不规范使用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导致鼻腔血管扩张,长期使用会引发黏膜水肿。部分药物还会干扰自主神经调节,使鼻塞症状反复发作。

药物性鼻炎的预防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药周期与剂量,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出现鼻塞加重或黏膜损伤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优先选择非药物缓解方式。鼻腔冲洗等物理疗法可辅助减少药物依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