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抽搐是如何引起的

2025.09.18 16:35

小儿抽搐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抽搐发作时,儿童可能出现肢体抽动、意识丧失或双眼上翻等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引起小儿抽搐的原因多样,常见因素包括高热、癫痫、脑部感染、代谢异常或遗传性疾病。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骤升时易诱发短暂抽搐。癫痫则与大脑异常电活动相关,可能由脑损伤、先天发育异常或家族遗传导致。脑膜炎、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能引发抽搐。低血糖、低钙血症等代谢问题或中毒同样可能成为诱因。

家长发现小儿抽搐时需保持冷静,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儿童受伤。发作期间不可强行按压肢体或喂食喂水,应让儿童侧卧防止窒息。记录抽搐持续时间、表现及诱因,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协助诊断。若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医。平时注意预防感染、控制体温,癫痫患儿需遵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及时排查病因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