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该怎么治疗

2025.08.01 08:56

脑供血不足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血液循环、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中医调理促进气血运行、手术治疗解除血管阻塞、康复训练增强代偿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改善血液循环:脑供血不足常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例如丹参制剂或阿司匹林,以增加血流并预防血栓形成。部分患者需服用降脂药物稳定斑块,减少血管狭窄风险。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是关键,需低盐低脂饮食并规律监测指标。戒烟限酒、避免久坐及熬夜,适度运动如快走或太极拳可改善血管弹性。情绪管理同样重要,长期焦虑可能加重供血不足。

3.中医调理促进气血运行:针灸或推拿可刺激特定穴位,如风池、百会,以疏通经络。中药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常用于气虚血瘀型患者,需辨证施治。艾灸辅助温通经脉,适合体质虚寒者,但需专业医师操作。

4.手术治疗解除血管阻塞:严重狭窄或斑块脱落患者需介入手术,如支架植入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需全面评估血管条件及手术风险,术后配合抗凝治疗防止再狭窄。部分病例需联合搭桥术重建血流通道。

5.康复训练增强代偿功能:针对后遗症患者,语言或肢体功能训练可激活未受损脑区代偿。平衡练习如单腿站立减少跌倒风险,认知训练延缓功能退化。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诱发症状。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管状态,突发头晕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避免突然转头或剧烈动作,防止椎动脉受压。冬季注意头部保暖,寒冷易导致血管痉挛。饮食宜清淡,过量进补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