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下肢疼痛怎么办

2025.07.23 08:37

下肢疼痛可通过休息减少活动量、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按摩放松肌肉、服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就医检查明确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活动量:下肢疼痛时需暂停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加重损伤。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若因劳损导致疼痛,静养2至3天通常能缓解。久坐者需间隔1小时活动下肢,防止肌肉僵硬。

2.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急性扭伤或撞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以减少出血和肿胀。慢性劳损或受寒引起的疼痛可用热毛巾敷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破损时禁用。

3.按摩放松肌肉:沿小腿或大腿肌肉走向轻柔按压,缓解痉挛和紧张。配合活络油或药膏效果更佳,但避免直接按压关节或骨痛部位。每日2次,每次10分钟为宜。力度需适中,过度用力可能加重炎症。

4.服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使用,但需遵医嘱注意用量和禁忌症。胃病患者宜饭后服药,避免空腹刺激。中药如三七片也有活血化瘀作用。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无效应停药就医。

5.就医检查明确情况: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或伴随麻木发热需及时就诊。通过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排除骨折、神经压迫或血管病变。专科医生会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如理疗、封闭或手术干预。

下肢疼痛期间避免穿过紧的鞋袜,防止局部压迫。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夜间睡眠保持下肢温暖,空调房内穿戴护膝或袜子。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运动,避免突然增加负荷。